一、夜间开车会车怎么判断车身位置?
夜间会车时一定要仔细观察,因为光线不好,容易剐蹭。这时就需要借助雨刮器上面的节点判断距离了。雨刮器上面的右节点可以判断车身与路边的距离,雨刮器上面的左节点可以判断车身与别人的车身距离。
二、会车怎样判断安全距离?
判断距离方法:
1、判断左侧车距:可以通过车上的固定参考点去判断,当车辆的左后视镜中点位于左侧边线上时,车辆距离边线的距离是1.5米,当车辆的左侧A柱与挡风玻璃下沿夹角顶点位于左侧边线上时,车辆距离左侧边线60公分。
2、判断右侧车距:当白线位于发动机盖中点时,车辆的右侧车轮已经压线,当白线位于发动机盖右侧二分之一位置时,车辆距离右侧边线30公分,当白线位于发动机盖右侧三分之一位置时,车辆距离右侧边线60公分。
三、如何判断会车横向距离?
在行车过程中,上行车与下行车的相错称为会车。会车时机、会车地点选择得好不好,决定了相错的两车是否能顺利交会。若选择不好,轻则不能顺利通过,形成堵车;重则造成两车相互刮擦、相撞,或碰刮路旁非机动车辆和行人以及路侧隔离设施等。
1、会车前的准备
有准备的会车才能避免盲目性,避免会车在临近时心理上的慌乱和操作上的忙乱。为此,会车前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慢;一看,即看对向来车的车型、速度、装载情况,前方道路的宽度、坚实情况,路旁行人、车辆情况,路旁停车以及障碍物情况等;二算,通过观察和比较估算出两车交会时大致位置,占路情形,以留出合适的横向安全间隔;三慢,即凡遇会车就应有慢的思想准备,临近交会时条件不良,更应控制车速,以便在发生突然情况时能较好地处置转向和制动,达到两车顺利交会的目的。
2、会车时的要领
会车时,首先要视情况确定能否顺利会车,若道路狭窄,会车余量很小,或道路右前方有车辆停放或障碍物,道路右侧路基松软,有较深的沟渠或傍山,或有较多行人、非机动车时,要慎重对待,不能盲目交会,必要时应该先停车。其次,在能够顺利会车时,应严格遵守让车的有关规定,不能故意占线抢道,乱甩方向。再次,要严密注视对向来车后方的异常情况,以防来车后方非机动车或牲畜突然窜出,车辆来不及躲闪。
3.会车安全规定
(1)在没有划中心线的道路和窄路、窄桥,须减速靠右通过,并注意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安全;会车有困难时,有让路条件的一方让对方先进;
(2)在有障碍的路段,有障碍一方让对方先行;
(3)在狭窄的坡路,下坡车让上坡车先行;但下坡车已行至中途而上坡车未上坡时,让下坡车先行;
(4) 夜间在没有路灯或照明不良的道路上,须距对面来车150m以外互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车时,不准持续使用远光灯。
车辆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或交通标志控制的交叉路口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支路车让干路车先行;
(2)干、支不分的,非机动车让机动车先行,非公共汽车、 电车让公共汽车、 电车先行,同类车让右边没有来车的先行;
(3)相对方向同类车相遇,左转弯的车让直行或右转弯的车先行;
(4)进入环岛路口的车,让已在环岛内的车先行.
4.几种不良天候或道路环境条件下的会车
(1)夜间或天气昏暗、 雾天的会车.夜间会车,一要注意灯光的正确使用,防止由于持续使用远光灯造成对向车辆驾驶员的眩目.二要确实弄清道路宽度、 路肩坚实情况和路旁停车 障碍物情况,防止顾左不顾右,一碰二刮三下沟.雾天要正确使用防雾灯,根据能见度情况控制车速,临近交会和会车过程中要切实降低车速.昏暗天气驾驶员较易麻痹,更要注意正确使用灯光,注意路旁非机动车和行人动向,使会车稳妥、安全.
(2)泥泞、冰雪道路的会车.泥泞、 冰雪道路附着条件较差,车辆容易侧滑,车辆交会时的横向安全距离应当加大,尤其对于制动跑偏的车辆和有喜动转向盘习惯的驾驶员.车辆交会时的横向安全距离更应加大,并要慢行会车,不要动辄减速或制动.但若增大横向安全距离后,路边有可能使车辆滑陷时,则应预先停驶让车,以保证会车安全.
(3)弯道、陡坡、交叉口等视线不良路段的会车。视线不良的弯道、陡坡和交叉口,虽然行至这些地段前大多数车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很难判断前方有无来车或其它交通情况.因此,要严格遵守"减速、鸣号、靠右行"的规定,切忌进入对向车辆的行驶路线.
四、会车如何判断左右距离?
1.
可以通过右后视镜判断右车距离或者右侧路肩距离:
当车身呈直线时,通过右侧后视镜观察右侧车身距右边车辆或者路肩的距离,距离2厘米时,此时距离右侧车身或路肩60厘米,再往前开一下,从车外看到两车距离刚好60厘米。
2.
记住车内引擎盖或者前风挡玻璃下沿的标记点:
通过这个标记点去看车外的路肩或者车辆。一般可以看到右侧车辆轮胎地面位置此时距离右侧车身60厘米。
3.
引擎盖判断法:
引擎盖左前角垂直于地面的位置就是左轮胎要经过的位置。
但是驾驶员看引擎盖左前角由于距离和斜度会造成错觉,驾驶员通过引擎盖看到的地面位置一般都是轮胎经过的位置左边50厘米左右,所以在观察时需要提前准备,要通过引擎盖左前角向右30厘米左右的位置看前方,才是左前轮往前走所经过的地面位置。
五、会车车头右角如何判断?
会车车头右角,看对面车距,由于两车都在运动,所以看两车距离会有误差,你看到的距离50公分。实际只有30公分左右,所以尽量往左边多靠一点点。
六、车辆会车如何判断宽度距离?
回答如下:车辆会车时,驾驶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判断宽度距离:
1. 观察外侧镜子:在正常行驶中,车辆的外侧镜子应该略微向外倾斜,这样可以更好地观察到侧面车辆的位置和距离。
2. 观察车辆轮廓:车辆的轮廓可以帮助驾驶员判断前方车辆的宽度,特别是在夜间行驶时,车辆的灯光可以揭示出前方车辆的轮廓。
3. 保持安全距离:在行驶过程中,保持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可以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和接触,同时也可以让驾驶员更好地判断前方车辆的宽度距离。
4. 使用倒车雷达:现代车辆通常都配备了倒车雷达,这种装置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判断车辆与其他物体的距离,包括前方车辆的宽度距离。
七、会车如何判断左右距离看车灯?
会车时,通过你车左侧挡风玻璃下角看对方车的左大灯,只要能看见对方左大灯,就可以通过,不会剐蹭。
右边看雨刮器骨节,通过雨刮器骨节看出去,不超过路边线就没有问题了(这个时候有30厘米以上的间距)。
八、会车如何判断左右距离科三?
当听到语音提示“前方会车”后,轻踩刹车,将速度降下来。打开右转向灯(保持3秒),提醒后方行驶车辆,向右打方向使车辆靠近行车道右侧边缘线行驶(距离右侧边缘线30cm),直到语音提示“请进入下一科目”表示该考试项目结束。
科目三会车技巧
1、会车时,车身右侧最好距离右道实线30厘米。这个30厘米如何判断呢?其实很简单,大致方法类似靠边停车,找到一个参照物,以雨刷器凸起的一点为例,当雨刷器凸起点以右道实线重合时,车身距离基本在30厘米。除此以外,你可选取车上任意显著位置作为参照物,每个驾驶人因身高和观察角度不同,所以看点也会有所差异。
2、当进行会车项目时,应立刻踩制动减速,提前减入低档位,毕竟在会车时注意力基本在观察距离和调整方向上,对于大多数学员应避免会车时遇到边打方向、边换挡的同步操作。
3、会车看车尾。意思是两辆车会车时,注意观察对方车辆的车尾,避免出现鬼探头的现象。当会车即将完成时,当对方车辆的车尾还没会出现在后视镜里,这时要慎重拐弯,因为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剐蹭现象。
九、夜间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会车?
夜间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进行会车时,首先要察看路口两边的情况,有无其它车辆和对方会车要降低车速由远光灯变为近光灯当两车并齐时再开启远光灯,会车时一定要看清道路上的情况紧慎驾驶夜间视线不好要减速慢行确保行车安全。
十、会车如何判断来往车辆不剐蹭?
会车时候只要判断好车距就不会发生剐蹭。
1.怎么判断左侧车距
我们可以通过车上的固定参考点去判断,当车辆的左后视镜中点位于左侧边线上时,车辆距离边线的距离是1.5米;
当车辆的左侧A柱与挡风玻璃下沿夹角顶点位于左侧边线上时,车辆距离左侧边线60公分;
当车辆的第一个雨刮节点在左侧边线上时,车辆的左侧车轮压在边线上。
2、怎么判断右侧车距
当白线位于发动机盖中点时,车辆的右侧车轮已经压线;
当白线位于发动机盖右侧二分之一位置时,车辆距离右侧边线30公分;
当代线位于发动机盖右侧三分之一位置时,车辆距离右侧边线60公分。
3、怎么判断右前角位置
当车辆与障碍车辆距离20公分时,视野可以看到的障碍车辆的最低点是80公分处。对于轿车来说,80公分的高度大约是在车门把手下方,而对于SUV来说,80公分的高度大约是在大灯下沿,所以在靠近障碍车辆时,要保证能够看到车辆的门把手下方或者大灯下沿,这样就不会碰到了。
4、怎么判断右后轮位置
我们可以通过右后视镜观察门把手的位置,但是正常行驶时我们的右后视镜通常都不会像科目二那样往下调看着车轮的,此时我们就可以看门把手,当门把手与边线重合那就代表右后车轮已经压线。
5、怎么判断前方车距
1、当挡风玻璃下沿刚好达到前车后轮与地面的交界时,此时前车距离是3.6米;
2、当挡风玻璃下沿刚好达到前车保险杠下沿时,此时前车距离是2.6米;
3、当挡风玻璃下元刚好达到前车车牌下沿时,此时前车距离是0.6米。
一般来说,低速跟车的时候应该保持在上述第二点挡风玻璃下沿刚好达到前车保险杠下沿这样的视觉距离,这样别的车不容易来而且前车急刹也有足够的反应距离。
6、怎么判断后方车距
1、通过内后视镜看到后车前轮下沿,此时后车的距离是13米;
2、通过内后视镜最低只能看到后车中网,此时后车的距离是6米;
3、通过内后视镜最低只能看到后车引擎盖,此时后车的距离是4米。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