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宾阳是哪里?
宾阳县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南宁市东北部,东邻贵港市覃塘区,南偏东与横县接壤,南与兴宁区、青秀区交界,西与武鸣县相连,西北衔接上林县,东北与来宾市兴宾区相邻。截至2014年末,宾阳县下辖宾州镇、黎塘镇、甘棠镇、思陇镇、新桥镇、新圩镇、邹圩镇、大桥镇、武陵镇、中华镇、古辣镇、露圩镇、王灵镇、和吉镇、洋桥镇、陈平镇等16个镇,县政府位于宾州镇永武街235号。扩展资料: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中国面向东盟十国国际大通道、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带、西南出海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也是南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截止201年,南宁市行政区划为七区五县,共84个镇、15个乡、3个民族乡、22个街道。
二、广西示范性高中有哪些?
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名单序号市学校验收批次文号
一、南宁市共26所
1.南宁市南宁市第二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南宁市南宁市第三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3.南宁市南宁市武鸣区武鸣高级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4.南宁市横县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5.南宁市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6.南宁市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7.南宁市南宁市第八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8.南宁市南宁市邕宁高级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9.南宁市宾阳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10.南宁市南宁市第十四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11.南宁市南宁外国语学校3桂教基教〔2005〕19号
12.南宁市南宁市第三十三中学4桂教〔2006〕16号
13.南宁市南宁市第一中学4桂教〔2006〕16号
14.南宁市宾阳县高级中学4桂教〔2006〕16号
15.南宁市南宁市英华学校4桂教〔2006〕16号
16.南宁市上林县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17.南宁市马山县马山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18.南宁市南宁市武鸣区武鸣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19.南宁市隆安县隆安中学8桂教基教〔2010〕12号
20.南宁市横县第二高级中学14桂教基教〔2013〕13号
21.南宁市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15桂教基教〔2013〕40号
22.南宁市广西民族高级中学20桂教基教〔2015〕51号
23.南宁市广西大学附属中学20桂教基教〔2015〕51号
24.南宁市广西希望高中22桂教基教〔2016〕37号
25.南宁市宾阳县开智中学23桂教基教〔2017〕 号
26.南宁市南宁市第四中学26桂教基教〔2021〕10号
二、柳州市共16所
1.柳州市柳州高级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柳州市柳州市第一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3.柳州市柳州铁一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4.柳州市柳州市铁二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5.柳州市柳州市第二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6.柳州市柳江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7.柳州市柳城县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8.柳州市柳州市第三中学4桂教〔2006〕16号
9.柳州市柳州市钢一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10.柳州市鹿寨县鹿寨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11.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10桂教基教〔2011〕4号
12.柳州市融安县高级中学12桂教基教〔2012〕3号
13.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12桂教基教〔2012〕3号
14.柳州市柳州市民族高中14桂教基教〔2013〕13号
15.柳州市柳州市第六中学19桂教基教〔2015〕2号
16.柳州市柳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19桂教基教〔2015〕2号
三、桂林市共19所
1.桂林市桂林市桂林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桂林市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3.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4.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5.桂林市灵川县灵川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6.桂林市兴安县兴安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7.桂林市全州县全州高级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8.桂林市阳朔县阳朔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9.桂林市平乐县平乐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10.桂林市荔浦县荔浦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11.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3桂教基教〔2005〕19号
12.桂林市临桂区临桂中学4桂教〔2006〕16号
13.桂林市灌阳县高级中学6桂教基教〔2009〕10号
14.桂林市永福县永福中学10桂教基教〔2011〕4号
15.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10桂教基教〔2011〕4号
16.桂林市资源县资源中学12桂教基教〔2012〕3号
17.桂林市桂林市逸仙中学19桂教基教〔2015〕2号
18.桂林市桂林市中山中学19桂教基教〔2015〕2号
19.桂林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桂林实验中学23桂教基教〔2017〕 号
四、梧州市共8所
1.梧州市梧州高级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梧州市岑溪市岑溪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3.梧州市苍梧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4.梧州市梧州市第一中学4桂教〔2006〕16号
5.梧州市藤县中学4桂教〔2006〕16号
6.梧州市蒙山县蒙山中学4桂教〔2006〕16号
7.梧州市岑溪市第二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8.梧州市广西藤县第一中学11桂教基教〔2011〕82号
五、北海市4所
1.北海市北海市北海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北海市合浦廉州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3.北海市北海市第七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4.北海市合浦县第一中学4桂教〔2006〕16号
六、防城港市共4所
1.防城港市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2.防城港市防城港市高级中学4桂教〔2006〕16号
3.防城港市东兴市东兴中学11桂教基教〔2011〕82号
4.防城港市上思县上思中学12桂教基教〔2012〕3号
七、钦州市共6所
1.钦州市灵山县灵山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2.钦州市钦州市第一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3.钦州市钦州市第二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4.钦州市浦北中学4桂教〔2006〕16号
5.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13桂教基教〔2012〕81号
6.钦州市钦州市第三中学21桂教基教〔2016〕4号
八、贵港市共13所
1.贵港市贵港市高级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贵港市贵港市江南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3.贵港市桂平市浔州高级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4.贵港市平南县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5.贵港市桂平市第一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6.贵港市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7.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高级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8.贵港市桂平市第三中学9桂教基教〔2010〕95号
9.贵港市贵港市港南中学14桂教基教〔2013〕13号
10.贵港市贵港市民族中学17桂教基教〔2014〕31号
11.贵港市贵港市港北区高级中学17桂教基教〔2014〕31号
12.贵港市平南县龚州中学25桂教基教〔2019〕7号
13.贵港市贵港市新江南实验中学26桂教基教〔2021〕10号
九、玉林市共11所
1.玉林市玉林高级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玉林市玉林市第一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3.玉林市广西博白县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4.玉林市容县高级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5.玉林市北流市高级中学4桂教〔2006〕16号
6.玉林市陆川县中学4桂教〔2006〕16号
7.玉林市兴业县高级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8.玉林市广西博白县王力中学9桂教基教〔2010〕95号
9.玉林市容县杨梅中学14桂教基教〔2013〕13号
10.玉林市玉林实验中学14桂教基教〔2013〕13号
11.玉林市容县中学24桂教基教〔2018〕11号
十、百色市共14所
1.百色市百色高中1桂教基教〔2003〕47号
2.百色市百色祈福高中2桂教基教〔2004〕5号
3.百色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3桂教基教〔2005〕19号
4.百色市平果高级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5.百色市百色学院附属中学4桂教〔2006〕16号
6.百色市靖西市靖西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7.百色市田东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8.百色市田林县高级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9.百色市德保县德保高中6桂教基教〔2009〕10号
10.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中学7桂教基教〔2009〕73号
11.百色市凌云县中学8桂教基教〔2010〕12号
12.百色市乐业高中16桂教基教〔2014〕2号
13.百色市那坡中学16桂教基教〔2014〕2号
14.百色市西林民族高级中学16桂教基教〔2014〕2号
十一、贺州市共6所
1.贺州市昭平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2.贺州市贺州第一高级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3.贺州市钟山中学4桂教〔2006〕16号
4.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6桂教基教〔2009〕10号
5.贺州市贺州第二高级中学7桂教基教〔2009〕67号
6.贺州市贺州第四高级中学8桂教基教〔2010〕12号十
二、河池市共13所
1.河池市河池高级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3.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4.河池市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5.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6.河池市南丹县高级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7.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级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8.河池市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3桂教基教〔2005〕19号
9.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8桂教基教〔2010〕12号
10.河池市凤山县高级中学12桂教基教〔2012〕3号
11.河池市东兰县高级中学14桂教基教〔2013〕13号
12.河池市天峨县高级中学18桂教基教〔2014〕58号
13.河池市河池市宜州区高级中学23桂教基教〔2017〕 号
十三、来宾市共8所
1.来宾市柳州地区民族高级中学1桂教基教〔2003〕47号
2.来宾市来宾市第一中学2桂教基教〔2004〕5号
3.来宾市象州县中学4桂教〔2006〕16号
4.来宾市武宣县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5.来宾市忻城县高级中学11桂教基教〔2011〕82号
6.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民族高中13桂教基教〔2012〕81号
7.来宾市合山高级中学18桂教基教〔2014〕58号
8.来宾市来宾高级中学22桂教基教〔2016〕37号十
四、崇左市共8所
1.崇左市扶绥县扶绥中学4桂教〔2006〕16号
2.崇左市崇左市高级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3.崇左市宁明县宁明中学5桂教基教〔2007〕109号
4.崇左市天等县高级中学8桂教基教〔2010〕12号
5.崇左市龙州县高级中学8桂教基教〔2010〕12号
6.崇左市大新县大新中学9桂教基教〔2010〕95号
7.崇左市凭祥市高级中学10桂教基教〔2011〕4号
8.崇左市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2桂教基教〔2016〕37号
三、宾阳县是那个市的?
广西宾阳县属于哪个市
南宁市。
宾阳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所辖的一个县,已有2100多年的发展历史。宾阳县连续三年荣获中国西部百强县。宾阳以汉族为主,汉族比例占80%以上
四、宾阳县是那个市的?
宾阳县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一个县。 1. "宾阳县"是指南宁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根据行政区划管理规定,县级行政区是设立在市辖区或县级市内的行政区。因此,显然是宾阳县是南宁市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域,不属于其他市。2. 宾阳县位于南宁市东北部,距离南宁市区约30公里,与南宁市相邻,属于南宁市的管辖范围。因此,除了属于南宁市行政范围,宾阳县与其他市没有直接关联。3. 延伸内容:宾阳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可以说在南宁市有很重要的区域意义。
五、宾阳炮龙节有什么节目?
宾阳炮龙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宾阳县举办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一举行。这个节日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是宾阳县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炮龙节主要有以下几个节目:
1. 舞炮龙:舞炮龙是宾阳炮龙节的重头戏。当地的民众会制作一条长长的炮龙,并在龙身上安装烟花、鞭炮等物品。表演时,舞龙者在鞭炮声中舞动炮龙,场面十分壮观。
2. 彩灯展览:在炮龙节期间,宾阳县的街道上会布置各式各样的彩灯,这些彩灯制作精美,栩栩如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3. 民间艺术表演:在炮龙节上,还有许多民间艺术表演,如舞狮、舞龙、采茶戏等,这些表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民众喜爱。
4. 民俗游行:炮龙节期间,当地民众还会举行盛大的民俗游行,游行队伍穿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装,拿着各种民俗道具,沿着街道行进,热闹非凡。
5. 美食展览:宾阳炮龙节期间,还有许多美食展览,展示了广西特色的美食,如螺蛳粉、叉烧包、肠粉等,让人垂涎欲滴。
宾阳炮龙节是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的节日,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与,成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张亮丽名片。
六、驾考科目三半天多少人?
全市96所驾校,教练车总数3628辆。市区63所驾校:2653辆。科目三每周考2500人。 水上派出所电子路每周考800人。 宾阳、横县、上林县共18所驾校:582辆。科目三每周考750人。
七、法考报名资格和条件?
(一)符合以下条件人员,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行;
4.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5.具备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法学类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法律硕士、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非法学类本科及以上学历并获得相应学位且从事法律工作满三年。
《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实施前已取得学籍(考籍)或者已取得相应学历的高等学校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或者高等学校非法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并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可以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0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包括专升本,下同)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可以报名参加2019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我区以下65个地区可以将报名学历条件放宽为高等学校本科学历: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平乐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荔浦市,苍梧县、藤县、蒙山县,合浦县,上思县,灵山县、浦北县,平南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靖西市、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忻城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1.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或者曾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公证员执 业证书的;
3.被吊销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
4.被给予二年内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处理期限未满或者被给予终身不得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国家司法考试)处理的;
5.因严重失信行为被国家有关单位确定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并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
6.因其他情形被给予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处理的。
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人员,已经办理报名手续的,报名无效;已经参加考试的,考试成绩无效。
(三)已经取得A类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得报名参加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
(四)参加2018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客观题考试成绩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或者放宽合格分数线的,合格成绩在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有效。其中,达到全国统一合格分数线的,可在主观题考试报名时确认参加2019年主观题考试,符合放宽政策的可同时申请享受放宽政策;达到放宽合格分数线的,可报名参加2019年客观题考试和主观题考试,或者直接确认参加2019年主观题考试。
(五)报名条件认定:
1.对于报名人员专业学历条件的认定,除普通高等学校、军队院校2020年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和以同等学力报考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以外,要以报名人员报名时是否具有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为准。报名人员报名时不具有学历学位证书的,原则上不予报名。
已经完成学业但尚未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普通高等学校2019年应届毕业生和继续教育(包括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大学等)的2019年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成绩已全部合格且本年度内取得毕业证书人员,可以报名。考试结束,成绩合格人员应当按照网上报名填报确认和承诺的信息,在规定的资格申请期限内提交毕业证书及其他材料,不能在规定期限提交且无正当理由的,视为不符合规定的报名条件,考试成绩无效。
2.2019年报名参加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毕业证书为:
(1)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具有举办学历教育资格的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含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单位)颁发的毕业证书;
(2)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颁发的毕业证书;
(3)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并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在党校、军队院校中就读的学生取得的毕业证书;
(4)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网络教育试点的普通高等学校颁发的远程(网络)教育毕业证书;
(5)符合教育部、原解放军总参谋部、原解放军总政治部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学历证书管理暂行规定》所颁发的毕业证书。
3.放宽报名学历条件的适用以报名人员报名时户籍为准,即报名时户籍在放宽地方的,可以按照放宽政策确定的学历条件报考。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