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埔三大镇?

204 2024-03-07 13:04 admin   手机版

一、大埔三大镇?

1 大埔、三都、铜锣湾是大埔的三大镇。2 大埔、三都、铜锣湾是大埔地区的三个主要镇区,分别具有不同的特色和功能。3 大埔镇是大埔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商业区,是大埔地区的行政中心。三都镇位于大埔地区的西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村镇,拥有广阔的农田和美丽的自然风光,是大埔地区的农业中心。铜锣湾镇位于大埔地区的东南部,是一个以旅游和休闲为主的镇区,拥有许多风景名胜和度假村,是大埔地区的旅游中心。总的来说,大埔的三大镇各具特色,分别满足了大埔地区不同居民的需求和利益,共同构成了大埔地区的发展和繁荣。

二、据考是什么意思?

据考证”的意思是:根据考查验证,是一个组合词。考证(kǎo zhèng),汉语词汇,考查验证,如:《大浦卜氏族谱》所记载的内容是否真实,尚待考证;考取证件。即通过参加某种考试获取某类资格证书。如:学车的人越来越多,考证很难。扩展资料:“据考证”的同义词介绍:考据1、读音:kǎo jù2、表达意思:根据资料来考核、证实和说明;指对古籍文字音义和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等进行考核辨证;根据事实查考证实。

三、大埔腌面的配料秘方?

第一步:要挑上好的三层肉,然后把皮和肥肉分开,把三层肉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

第二步:把切好的小块肉放进绞肉机里,绞碎。

第三步:弄一些葱头,把它剁碎,最好加一些蒜头,比较香

第四步:起锅以后,把事先准备好的猪油放到锅里炸

第五步:猪油炸好以后(一定要用猪油,比较香),把葱头和蒜蓉放进去。

等蒜蓉被炸成金黄色以后,就放一些鱼露(要潮州汕头那边生产的才够香哦),接着就把绞绊好的肉碎放进锅里煮。

等肉煮的差不多熟的时候,放一些酱油,还有加一些配料(香料)

最后等它煮开,香喷喷的腌面肉碎就做好啦。

首先:腌面的水一定要开,要清澈,而且越多越好,这样腌出来的面就不会粘在一起。

其次,面不能煮的太久,刚浮起来就把它捞起来,放在碗里盛好。然后加一些猪油、鱼露和做好的肉碎,以及葱花和胡椒粉

这样香喷喷的大埔腌面就制作好啦

四、大埔客家卤鸭最正宗的做法?

材料有:鸭半只、桂皮3克、花椒1克、八角2个、盐1茶匙、酱油2汤匙、姜20克、葱3根、冰糖20克。

1、首先将鸭子处理干净,泡水半小时或更长,为了泡出血水。

2、准备好调味品:葱、姜、冰糖、桂皮、八角、花椒,还有盐和酱油。

3、将泡出血水的鸭子清洗干净入冷水锅煮开,撇去浮沫。注:如果浮沫过多,水要倒掉,鸭子要再次清洗干净。

4、然后将鸭子取出,放入葱、姜、冰糖、桂皮、八角、花椒,还有盐和酱油煮开。

5、再将鸭子放入卤料锅中。

6、大火煮开,并不断将汁浇到鸭子身上。保持中火煮30-40分钟,中间翻几次鸭身。

8、最后大火收汁,煮10-15分,还要不断将汁浇到鸭子身上。

8、将煮好的鸭子捞出即可。

五、大埔体育中心跑道多少米?

    大埔体育中心跑道为400米一圈。

    大埔体育中心,包括400米标准田径场、11人制足球场、露天篮球场6个、排球场4个、羽毛球场12个、全民健身广场1个和综合大楼1栋(4层结构)。可容纳2.5万观众。

六、大埔必去的十大景点?

1.百侯名镇旅游区 AAAA

  百侯名镇旅游区位于梅州市首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侯镇侯南、侯北村,占地约3平方公里,以古镇保存完好的客家古建筑为依托,展示了文风鼎盛的千年客家小镇生生不息的生活画卷。景区分为“百侯印象”“耕读世家”“古巷风韵”“虚市旧梦”“侯北人家”等五个主题片区。

2.张弼士故居 AAAA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埔客家民俗文化村张弼士故居位于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距大埔县城17公里。是集民俗与自然、观赏与游玩于一体的旅游景区。中国葡萄酒之父、张裕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的故居——光禄第、云禄第。“光禄第”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

3.“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AAA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广东省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顶。占地18万平方米,纪念园内兴建有“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朱德雕塑、浮雕墙等。其中纪念馆展厅内设“举义南昌城”、“浴血三河坝”、“会师井冈山”三个展厅和三河坝战役。

4.坪山梯田 AAA

  坪山梯田旅游景区位于梅州市大埔县大东镇坪山村,地处闽粤两省四县交界处,是集“观梯田风景、饮神奇泉水、瞻将军故居、游特色民居”于一体的国家旅游景区。坪山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自然生态优美,因其有始建于元末的形态原始、线条优美的千亩梯田。

5.江畔人家休闲度假区 AAA

  青溪镇溪口“江畔人家”休闲度假村,位于汀江河畔,依山傍水,风景优美,风光旖旎。市青溪镇建设美丽乡村示范点的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2亿元。景区自2013年10月对外开放以来,受到了游客的青睐。 景区现已建成产品加工、餐饮接待、观光休闲区、大埔特产展示购物商场。

6.李光耀祖居—中翰第 AAA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光耀祖居——中翰第,位于大埔高陂党溪村。“中翰第”,属“下山虎”式客家民居建筑,平房砖瓦结构,是李光耀的曾祖父李沐文于公元1884年建造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为李光耀的堂弟李奋森一家看管。

7.西岩山 AAA

  西岩山位于大埔县东南部,与潮州市饶平县接壤。西岩山是粤东名山,主峰海拔1256米,山上奇石嶙峋,形态各异,有“鸡公髻石”、“天狗望月”、“七星石”、“仙人桥”、“撑腰石”、“仙人打鼓”、“飞来石”、“仙人茶壶”、“清泉石上流”等景点。度假村坐落于西岩山北麓。

8.西岩茶乡度假村 AAA

  大埔县西岩茶乡度假村风光秀丽、奇石遍布,峰高林立、幽泉山涧飞瀑、景色宜人,是感受现代休闲农业和高山森林度假的佳境,现已开发有万亩有机茶园,茶山别墅,茶山宾馆,会议中心,茶叶加工厂,茶叶大观园,倚岩寺,西竺寺,仙人桥,七星石,又一村等接待设施和景点,形成较为完善。

9.北塘古村 AAA

  北塘从宋末元初建村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2014年,北塘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千年岁月的痕迹,在北塘村随处可寻:700多年的受祜堂、400多年的绍知堂、360多年的志事堂、200多年的谦受堂、建于清光绪末年的辅德堂,还有700“高龄”的古树。

10.双髻山

  双髻山省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郊12公里,海拔668米,因山顶双峰耸立,形似古代妇女发髻而得名,为省级森林公园。水泥旅游公路直通山顶。峰高林立、竹海幽径、蕉林松风、幽泉清澈、怪石遍布,天然生成许多石岩石洞,其中一处石室,宽容百人。

七、清朝广东进士名录?

广东籍1030名进士共分布于132个姓。其中10人以上的姓氏仅30个,计719人。而30人以上的姓氏仅8个,计416人。可见其姓氏分布的集中度非常高。这8个姓氏是陈74,李69,梁61,何52,黄48,张44,林、杨各34人。

(一)陈氏

陈姓进士74人,广州府就占了46人,其次是潮州府占9人。广州府中,又以新会、南海各9人居先,番禺、顺德各6人次之。可见在分府分布中,陈氏进士依然向少数地区集中。

74名进士中,我们找到了42人的三代信息。但是很奇怪的是,这些进士当中,很少发现有清晰的族系关系,所以像福建、安徽、江西一个家族出现一批进士的情形极其少见。目前我们仅发现番禺陈泰初(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由顺天府大兴籍中式)、子陈维岳(光绪三年进士)、侄陈之鼐(光绪三十年进士)系一族。在潮州府,也仅发现陈春英(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海阳人,由澄海籍中式)、孙陈颐璧(乾隆十七年进士)系一族。此外则陈似源(康熙四十八年进士,东莞人,由顺德籍中式)、陈之遇(康熙五十七年进士,由新安籍中式)父子。

大致统计了一下清代广东的陈姓举人,得724人,则中式率约为10%,远低于清代进士的平均中式率18%。

(二)李氏

李姓69人,以广州府28、嘉应直隶州14居前两位。在此69人中,我们找到40人的三代血缘信息。其中嘉应直隶州李象元(康熙三十年进士,由澄海籍中式)、子李端(雍正元年进士)、孙李逢亨(乾隆十六年进士)以及李端的从堂兄弟李直(雍正五年进士)为一族。南海李可端(嘉庆七年进士)、李可琼(嘉庆十年进士)、李可蕃(嘉庆七年进士)为三兄弟。番禺的李显相(雍正十一年进士)、李肯文(乾隆二年进士)为父子。其余则未发现有明显的血缘关系。就此而言,广东李姓进士的家族集中分布现象也比较少见。

清代广东的李姓举人统计到536人,则进士中式率约为12.9%,略高于陈氏,但依然很低。

(三)梁氏

梁姓61人,以广州府41、嘉应州6人居先。广州府中,又以顺德12、南海10、番禺8领先。

我们找到了其中36个进士的三代信息,与陈、李氏的情形类似,也缺乏明显的家族关系。目前我们仅找到几例:番禺梁国琮(道光十八年进士)、梁国瑚(道光二十一年进士)为兄弟,梁国珍则系二人的从堂兄弟。番禺梁同新(道光十六年进士)及其两子梁肇煌(咸丰三年进士)、梁肇晋(同治十三年进士)。梁汝弼(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及其子梁鸿翥(光绪九年癸未科)。顺德梁翰(乾隆十三年进士)及其族弟梁蔼如(嘉庆十九年进士)。

清代梁姓举人统计到378人,则进士中式率约为16%,接近清代进士的平均中式率。

(四)何氏

何氏52人,广州府就占了41人,其中又以顺德15、番禺11、香山9人占去大部分。

何氏我们找到32个人的三代信息。其中父子进士仅发现香山何有济(咸丰十年进士)、何子鋆(光绪三年进士)一例。另外顺德何谦泰(乾隆二十二年进士)、何惠群(嘉庆十四年进士)系祖、孙。此外,香山何璟(道光二十七年进士)、何瑞丹(咸丰二年进士)系兄弟,顺德何国澄(光绪十六年进士)、何国澧(光绪二十四年进士)为兄弟。大埔萧翱材(顺治十五年进士)、萧宸捷(康熙五十七年进士)为伯侄。其余的族属关系不清晰。

何姓举人统计到334人,则进士中式率约为16%,与梁姓相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