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无人驾驶汽车?
我个人觉得无人驾驶必定成为未来。
首先我们先看看什么是无人驾驶?这里我不多重复,下面的链接里可以详细了解。
TED 2015: Google boss wants self-drive cars 'for son'无人驾驶,为什么是 Google?Google’s self-drive cars to hit streets in 2015
更多技术类的可以关注Google Blog上的文章
简单的来说无人驾驶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驾驶辅助功能和互联网云端数据,来实现汽车的导航、控制和驾驶。
然后,进入重点我们看看无人驾驶到底能改变些什么?
1. 统一的交通系统
怎么改变拥堵的交通呢?如果无人驾驶按照目前的发展思路和形式,以后所有的公共交通将会全部联网,所有的交通标识将在统一的系统中进行调度。红绿灯、单行道、禁行,甚至天朝特有的单双号制度。目前大牌的地图软件基本都有避开拥堵路段的功能,以后在无人汽车上就成为一种基本的标配,而且更加的智能和高效。因为目前是按照事实数据做出的反馈规划路线。而当交通系统统一后,路线规划成为了一个系统的主动统一规划,这样长达几小时的堵车,在理论上就被根除了。
2. 人成为驾驶辅助
既然是无人驾驶,但到底车还是为人服务,因为上车后,目的地还是由人决定的,只是仅此而已。最近谷歌说他们的无人驾驶车就三个键:启动,人工控制(仅方向盘和刹车),紧急制动。一旦无人驾驶彻底完善,我估计第二个键也没有了。从此,考驾照什么的真的就没有了,“司机”将在字典中被改写或抹去。人,彻底从驾驶中解脱出来,也将失去大部分的驾驶乐趣。
3. 私家车成为多余
这个观点,我第一次在同济汽车学院的一个内部会议上提出的,当时所有的教授和老板们都笑了。我也笑了,所以大家都把这个当玩笑。可我是认真的。在第一点中,我已经说,所有的交通会在一个系统中统一调度,在你需要用车的时候,系统会分配距离你最近的汽车来接你。这种观点近两年来已经以另一种形式体现了出来——打车软件、专车软件、拼车、顺风车。不是吗?!只是以后都是无人驾驶车而已,而且效率更高,实用性更强。如此下去,还有什么必要买私家车呢?
4. 整车厂商进入寡头时代
2014年德国总理默克尔来到中国,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多个合作项目中,一项不起眼的内容,让我心跳了很久:新一代电动汽车的插座标准。外人可能觉得,标准这个东西又不是什么赚钱的东西。其实控制了标准就是控制了未来!为什么?在制造业待过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产品,就一定有标准,大到整车标准,小到一个螺丝,你不按照标准来,造出的东西怎么去适配其他部件,适应市场。
危言耸听?大家最近一直听到的新闻不就是特斯拉车主抱怨在中国充电桩太少,买了特斯拉的车没法开。设想以后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插座标准一律使用德国大众的标准,那德国相当于把未来汽车制造牢牢握在了手中。而大众就将依靠标准占有大量市场份额,从而反向普及他们的充电桩,这样简直就是一脚把特斯拉从中国踢了出去。
然后来看谷歌,美国人也不傻,德国人要抢硬件标准,其实那个东西不赚多少钱,因为造车的成本是相对固定的。美国人直接从无人驾驶的大脑定标准——谷歌无人驾驶系统,软件这个东西赚钱快,成本低,而且美国不缺的就是程序猿和疯狂黑客。若真是全球都用谷歌的车载操作系统……哪天谁和美国叫板,山姆大叔呵呵一笑:全面停车!家里呆着吧。
嗨~~激动了,歇口气。关于以上这点我想不少同学可以写论文了,当然也欢迎大家和我讨论。
5.停车场与后市场全面融合——停车维修场
在第三点和第四点联合作用下,汽车后市场会发生惊天复地的变化,因为如果没有私家车的存在,那就没有了现在车主去保养汽车的事情了。但是汽车一定是要维修和保养的,这笔费用怎么算?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解决从多个方面去探讨,目前正在拟定题目在做论文。在这里,我简单地从一个小点入手,那就是汽修厂,4S店,还有停车场的融合将成为必然。
第一个问题:以后在哪里修理?
正如之前说的,所有的无人驾驶车不是私人车,所以他们会有一个公共的停车区域。在停车场内进行维修简直可以说是一石二鸟。
第二个问题:城市里的停车场那么小,维修部件怎么堆放?怎么维修?
首先零部件的种类在第四点的作用下剧减,这为后市场的采购减少了压力,而且随着
物联网_百度百科的逐步完善,汽车部件的运输也会像无人驾驶一样,在统一的系统调配下进行高效补给。
汽车汽车维修在
工业4.0_百度百科的影响下,全面进入全自动化,立体停车库将成为一个完美的修车库。
解决了以上两个问题,我们也不难看出,停车场与后市场的融合不可避免了。而且行业融合后,整个后市场会更加的隐蔽,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整体进入寡头或垄断。以后可能博世一类的公司将成为汽车后市场零部件的托拉斯(随便举例而已,大家懂我意思就可以了。)
6. 月、年费机制成为必然
接下来我们就要“伤感情”了,因为要谈钱。第三点中,假设了私家车的消亡,第五点中也谈及了汽车后市场,我想论文是写定了,这里简单的给出一个结论,论述的话,就请大家期待吧。
月、年费机制是未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必然趋势。理由有
1)最为简单的计费方式:
用年费的方式结算,就好像电信的网络包月,移动通讯的套餐月结一样,用户只要选择自己的套餐,这种一揽子的服务是垄断企业最“喜大普奔”的伎俩,把所有的明细隐藏在套餐中,迷惑性强。用我的话说就是:简单粗暴,有效率。比如:
月费2000元,工作日每天使用两次;月费3000元,工作日每天两次,周末累积8次;包月10000元,无限用车。年费20000元,工作日每天使用两次,年费30000元,工作日每天两次,周末累积52*8次;包年11000元,无限用车。
2)隐秘后市场的好办法
打包服务后,后市场良好地被隐藏了起来。其实,当月、年费机制逐步执行的过程就预示着零售后市场的灭亡,垄断的逐步形成。由于零售后市场再也不能接到订单,他们将逐步只能投向新崛起的“停车修车场”模式。
3)无人驾驶汽车金融圈
月、年费机制有一种付费方式叫预存预付,比如:如果你预付包年的11万元,我就给你再打个折,只要10万,整整便宜了一万哦~~然后这一年中,我就可以拿着这10万去投资,对于你而言10万就成为了
沉没成本_百度百科了。好像我又扯远了,不过大家懂我什么意思。其实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有自己的金融公司,干的基本就是以上这些事情,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上调查一下,我就不点名了。在未来无人驾驶的世界里,这样的汽车金融会更隐秘更有暴利可图。
好了,写了那么多,有些扯远了,等我有空再来回答其他无人驾驶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可以说,比如无人驾驶目前遇到的问题。
最后,总结一下全文。无人驾驶必定成为未来,原因:
1. 汽车技术已经完善
2. 统一的交通系统也逐渐形成
3. 互联网技术已经完善
4. 市场的关注度已经上升
应该说,目前就却法律和人道主义的两道难题了。
二、驾驶汽车突然变道加塞说法正确?
这标题就是错的。如果是科目一考试有这种选项,必然是打个X了事。
变道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为,何况还是“突然”。哪怕是虚线变道,也不可随意为之。进行变道之前,先打开与变更方向一致的转向车灯,以提醒其他车辆的驾驶员注意。再观察其他车辆,特别是目标车道正常行驶的车辆动态(车速判断)。在确认安全且不妨碍其他车辆的前提下再果断变换车道,避免骑线压线行驶。
加塞行为,是大多数守法司机深恶痛绝的行为。当然,加塞不是绝对的单方面行为,这也和被加塞司机的安全觉悟有关。比如汇流路口,老司机一般到这种路段都会自觉减速,以防止该路口两方或多方车辆因操作不当而造成事故。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在汇流路口划设了错位通行标志,也不一定有信号灯指示。即便有,在早晚高峰时期,这些举措也是形同虚设。
以长沙的银盆岭隧道为例,主入口双车道,实线。进入隧道后,右侧车道有匝道汇流。一到高峰期,堵车是必然的。虽然汇流路口画有错位行驶标线,但都是无视的。不管是主道还是匝道的车辆,十有八九都是互不相让。我通常在主道进入隧道时就走不靠匝道的左侧车道,但同样是在汇流路口被相互挤来挤去的车卡到贴着墙走,实线变道的车辆在这个路段完全不受管制。更别说提前打灯了,因为大多数人觉得打灯就是告诉别人动向,加塞反而更难。有时都能看到匝道过来的车辆还在导流线就挤上右侧主道,更有甚者直接再压着中间实线变到最左侧车道。
汇流路口还算是加塞合理,要是遇到堵车时从非机动车道或应急车道过来的加塞车辆,想必没几个人能够做到心平气和。甚至可能会有些路怒发作,步步紧逼前车不留空隙还算事小,脾气不好的搞不好还一脚油门顶上去。可这么做,真的是出了口气吗?还是争了一口气呢?紧跟前车防止加塞,留给自己的反应时间很少。一旦前车刹车过急,很容易造成追尾。不仅要自己负上全责,还把本来就不畅通的道路再添把堵,何必呢?少数路怒派直接怼上去的,别说有理了,浪费的时间不还是你自己的吗?说个大家都不太觉得的事实,面对加塞车辆,其实让一让没什么,不管是不是堵车路段,你让几个车,最后到达目的地能慢得了几时呢?抢了那几秒,要以事故风险对标,怎么算都不值得吧!不管加塞还是被加塞车辆,都是道路的共同参与者。除了遵章守纪行车,还需礼貌行车。
所以,遇到加塞车辆。最安全最正确的做法就是能让则让。不管人家有理没理,你也有礼,咱不亏。
三、关于如何安全的驾驶汽车英语作文?
Nowdays,There have been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Traffic safety, fastens the end house. According to reports that many accidents are caused due to people for violating traffic rules. In order to keep everyone's security, we must remember the traffic rules.Now I talk about what I know.
First,many people are running the red light, disregard of traffic police, speed and drunk driving and so on.Those phenomenons are so risk for us.We must to be so careful to this problems.They are so dangrous.
Next,I want to tell you my opinons.We should be do many things like pay attention to traffic safety,punish the offenders.
Last but not least, I hope we can have a good futere .And I believe we can do it.
四、汽车驾驶室突然断电怎么办?
驾驶过程中突然停电的检修 在驾驶过程中,车灯突然不亮,扬声器不响,起动机不转动,这表明整个车的电路都坏了。紧急维护方法如下:
电池桩头连接松动。首先,用钳子测试桩头。有强烈的火花,表明电池是好的。用螺丝刀短接两个卡盘。如果没有火花,说明夹头有松动的情况。螺栓应该拧紧。如果仍然松动,加热金属片即可。
五、关于无人驾驶汽车,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必然,不会因为个人的态度而改变。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就好。但是无人驾驶不会那么快到来,5年前入这行的时候觉得,实现最起码5年,现在看最起码还得5年。
无人驾驶会面临的问题:
1.技术。纯视觉方案目前到L3顶天了,L4必须得上激光雷达和高精地图,但目前来看两套方案都没有做到理想的样子,路测的bad case依旧很多。
2.商业模式。不管是waymo还是百度的robotaxi都面临前期投入高,运营成本高,盈利遥遥无期。跟主机厂合作要面临消费者买不买账的问题,目前来看定价高了卖不动,定价低了不挣钱的问题。商业模式不跑通,不会再有资本进来砸钱了。
3.硬件设施环境。无人驾驶想做到纯粹的单车智能挺难的,目前来看单车智能+V2X是条可行的技术通路,但是交通设施是政府来控制的,且V2X行业现在还处在初期探索阶段。
4.法律问题。首先对于无人驾驶的法律法规现在是空白,出了问题谁负责,是乘客还是技术提供商,这个问题不明确,谁敢坐,谁又敢大踏步的铺量。
5.伦理问题。其实是在技术层面要解决的,但是单独拿出来说。比如经典的电车问题:一辆失控的列车在铁轨上行驶。在列车正行进的轨道上,有五个人被绑起来,无法动弹。列车将要碾压过他们。你站在改变列车轨道的操纵杆旁。如果拉动此杆,则列车将切换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另一条轨道上也有一个人被绑着。你有两种选择:什么也不做,让列车按照正常路线碾压过这五个人。拉下操纵杆,改变为另一条轨道,使列车压过另一条轨道上的那个人。 无人驾驶一样会面临这样的选择,开发人员在兜底这种情况的时候,该怎么写这段代码。
以上是我认为比较大的问题,肯定还会有些其他的。
六、一些关于危险驾驶的诗28字关于汽车的?
1.快快乐乐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
2.遵守交通规则,生命才有保障.
3.熟悉交通标志,一通顺畅.
4.开车第一要事,请系好安全带.
5.酒喝过似泥泞,车开上道如赌命.
6.喝酒伤身,开车伤人,别让酒瓶与你一起上道.
7.最上道,醉上道;醉上道,最上道.
8.高速公路莫超速,生命安全保得住.
9.交通规则人人遵守,交通安全人人都有.
10.遵守交通法规,上路绝不吃亏.
七、汽车突然启动?
1、蓄电池没电 有时候早上起来发现车子不能正常启动,很可能是我们的后备箱没有彻底关严实,后备箱的灯常亮导致蓄电池电量耗光了。
2、火花塞不能点火 火花塞本身很容易损坏,高压线路短路等,导致火花塞不能点火,另一个是质量较差的火花塞也是导致不能正常启动的原因。
3、起动电路故障 起动时只有轻微”嗒”的一声,再无任何反应,这是起动继电器发卡所致。这时只要按一下电磁铁尾部,迫使电磁铁前移,即可将起动电路接通,从而使发动机起动。
八、一部关于汽车自动驾驶的电影?
霹雳游侠,小时候的梦想啊
九、关于汽车原理和驾驶的有哪些书籍推荐?
豆瓣收集30本评分在7分以上的相关书籍:
1. 御堀直嗣《汽车是怎样跑起来的》
读完再看到汽车,就有了一种庖丁解牛的透视感。
2. 陈新亚《汽车是怎样设计制造的》
以图解的形式介绍汽车设计和制造的整个流程
3. 陈新亚《汽车为什么会“跑”》
说明书上只告诉你汽车怎样跑,却从来不告诉你为什么会跑
4. 陈新亚《如此购车最聪明——好车子的100个标准》
如何鉴赏汽车,如何选购到好车
5. 陈新亚《如此用车最聪明——好车主的100个标准》
老司机经验都差不多,少踩刹车!
6. 陈新亚《画解宝马——揭秘宝马汽车独门绝技》
宝马之所以为宝马的独家科技
7. 陈新亚《大画汽车——图解汽车奥秘》
插图很丰富
8. 陈新亚《魅力汽车——拆开汽车看奥妙》
让文科生也能明白汽车原理
9. 陈新亚《画解奥迪——揭秘奥迪汽车独门绝技》
奥迪之所以为奥迪的独家科技
10. 陈新亚《金牌车主手册》
新手随车必备手册
11. 德国BOSCH公司《BOSCH汽车工程手册》
东风汽车的一些工程师翻译的
12 保罗《高级驾驶技术》
赛车的驾驶技术
13. 陈新亚《车友有问我来答:汽车的1000个为什么》
车友最为关注问题的大总结
14. 陈新亚《汽车不神秘:汽车构造透视图典》
了解汽车的精密构造和工作原理
15. 王望予《汽车设计》
这是一本大学教材。
16. 田晋跃《现代汽车新技术概论》
学院的教材以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17. 陈嘉瑞《汽车构造》
看完后对路上的车亲切感倍增
18. 细川武志《汽车构造图册》
汽车每个细节都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不断提升
19. 亨利·福特《亨利·福特自传——我的生活和事业》
正是他给美国“装上了车轮子”
20. 罗启亮《本田宗一郎传奇》
如果福特是汽车大王,那本田宗一郎就是汽车之神。
21. 比尔•弗拉斯科《底特律往事——汽车之城衰落史》
美国汽车工业的供给侧改革。
22.《体验宝马》
宝马公司的成功历程
23. 孙路弘《汽车销售的第一本书》
看看卖车的销售员们都是怎样“忽悠”的。
24. 余志生《汽车理论》
这又是一本教科书……
25. Macey《H-Point》
非常全面的汽车设计基础知识,不过是英文的
26. 约翰·怀斯曼《怀斯曼生存手册Ⅲ-顶级驾驶》 早点看见,你的车窗就不会被砸了
27. 日本株式会社丰田名古屋教育中心《图解汽车驾驶技巧》 行车时的各个方面基本都覆盖到了
28. 马路虾《的哥马路虾的驾车宝典》 行程逾百万公里的职业司机,关于人、车、路的经验和见解
29. 梦飞柳实《开车是一场修行——安全驾驶的智慧》 理念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开车习惯
3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安全驾驶从这里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培训教材,估计大家都见过吧……
十、关于驾驶汽车低速跟车的操作方法?
要求初学者逐步学会掌握“半联动”的操作技巧,以便使汽车能够在超低速状态下行驶。 其操作方法是:左脚踩下离合器踏板,右脚放在油门上,当前后车距较大需要跟进时,左脚抬起离合器踏板至“半联动”(接触点)位置稳住不动,右脚稍跟油门。此时,发动机便会通过离合器的“半结合状态”为底盘提供微动力驱动汽车超低速行驶。若前后车距较近需要拉开时,右脚收油,左脚踩下离合器切断发动机动力,利用汽车自身的行驶阻力时汽车减速,以离合器和油门的交替操作控制汽车行驶速度。 特别提示:“半联动”不可长时间连续操作,以免加速分离轴承的磨损及烧坏离合器摩擦片。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